營養在高齡友善城市政策中的重要性

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從2010年開始提倡「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並且以嘉義市做為第一個試辦城市,成效卓越,目前依然積極向全台推廣。高齡友善城市包含八大面向: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其中有政策層面的:讓城市交通工具更便利、讓老人住宅空間無障礙、增加社區老人課程以及免費健康量測活動等等。但所有活動均需以長輩身體健康為基礎,才能有最好的成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齡營養照護。

 

「肌少症」,就是長輩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會導致跌倒骨折甚至失能。在過了40歲以後,身體本身的肌肉比例本來就會逐年減少,每十年約會減低8%。再加上如果臥床,肌肉骨骼都會流失更快,包括走路腿變得無力緩慢、從坐姿站立困難、很難握緊東西等,這些都是肌少症的症狀。若此時蛋白質營養還攝取不足,情況會更嚴重。因此年齡越長,補充優質的肉魚豆蛋、補充鈣質及多曬太陽,就變得越重要。

統整來說,高齡營養就是「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三個主軸:

 

 

「吃得下」:高齡者咀嚼或吞嚥能力會變弱,消化能力變差,這都是使長輩們想吃不能吃的原因之一。因應這樣的問題,醫院或家庭製備的老人飲食經常做成剁碎或流質的溫和飲食,並且多樣食材混合在一起,色香味不吸引人,也就吃得更少了。在長輩能夠吞嚥的食物質地之下,如何製作出更美味且營養均衡的食物,一直是高齡營養的重大挑戰。另一方面,將原本長輩就喜歡吃的食物做得更好消化,例如:紅燒三層肉,可以選擇不那麼油膩並且質地較柔軟的豬里肌肉或雞肉來烹調,或將較硬的肉烹煮更久使口感柔軟。並且利用天然食物來增添料理香味的技巧,減少原本重口味的醬料調味。

 

 

「吃得夠」:許多高齡者並不是咬不動,而是胃口變小,味覺變得遲鈍。因此覺得用餐或烹調麻煩、經常以麥片、白粥、醬菜就解決一餐。高齡者經常有蔬菜水果以及奶製品攝取不足的問題。因此當胃口變小,應該盡量避免用餐同時喝水喝湯,以免太容易有飽足感。白粥比白飯容易消化,但也更容易飽。可以改成少量多餐的形式,並且以軟質水果(如:軟柿、香蕉、釋迦)或牛奶、豆漿做為兩餐間的點心。

 

 

「吃得對」:具有保健概念的長者會想要吃得更養生,但也常因為相信傳言偏方、吃全素、或對於自身慢性病太擔憂而過度限制飲食,最後導致營養不良。例如:相信肉湯的湯頭比吃肉更營養、三高者同時有痛風腎功能不全最後什麼都不敢吃而因為營養不良昏倒、只喝養生補藥而不吃正餐等,這都是很常見的錯誤想法。要吃得對,長輩依然需要依體重而攝取營養均衡的六大類食物,搭配低鹽及天然調味料,以全穀代替白米飯,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等。因為多數情況下並沒有任何食物是「完全不能吃」或「吃越多越健康」的,任何食材均需適量,並且可請教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

除了無障礙空間設置及便利交通外,高齡者的健康餐食要更容易取得,才能協助長輩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型態。透過與醫院、食品公司合作的社區據點進行老人送餐服務,或者在便利商店、超市就能取得加熱即食的營養餐包,都是未來對於促進高齡者營養狀態的發展方向。

因此,對長輩加強營養觀念教育,配合完整的高齡社區營養政策,才能發展出真正的高齡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