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力與吞嚥能力,並稱為「進食能力」,進食能力下降時,可以透過調整食物的「質地」來改善進食困難。在高齡者遇到咬不動或容易嗆咳時,不必因此犧牲飲食品質,在烹調上略做調整,一樣可以營養又美味。
在臨床上,判斷咀嚼吞嚥能力通常是利用自評量表(勾選表單,近期是否吃飯速度變慢?是否覺得吃東西不好吞或嗆咳?芭樂/竹筍/花生咀嚼起來是否吃力?)搭配物理測量(健康牙齒數目、吞水試驗、內視鏡檢查、肌電圖等等。),兩者相加評斷以後,決定日常生活的食物質地。
以往照護者往往有種迷思,覺得既然咀嚼吞嚥有困難,那就全部「打成粥或泥」,高齡者進食就肯定沒有問題了。但除了會造成咀嚼能力漸漸喪失以外,更會在心理層面造成影響而無法引起食欲,包括:視覺變化以及口味變化等。其實,就算不憑藉牙齒,一些軟質食物靠上下顎運動以及牙齦舌頭也能進食,例如香蕉、酪梨,所以未必需要全部都打成糊狀。
國際飲食吞嚥困難飲食標準(簡稱IDDSI)更擬定了詳細的食物判斷標準,因應不同個體在食物質地與液體濃稠度的要求。
以下列出咀嚼力、吞嚥力與食物質地間的相對關係,參考2013版IDDSI標準:
註1:能吞嚥的稠度因人而異,因此有時會使用市售增稠劑做調整
註2:在IDDSI中,0-4級為由「液體增稠」,3-7級為「由固態食物經烹調及軟化製備」,其中3-4是兩者均可。
註3:等級數字越低,需要的咀嚼力越少。但太稀的食物也容易導致嗆咳,因此有吞嚥問題者,有時候果凍狀(約3-4級)反而更佳。
因應台灣高齡化社會趨勢,國健署也參考IDDSI及日本分類制度,將以上0-7級的食物分類濃縮為1-7級,擬定於今年內完成「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草案,內容上,將依長輩咀嚼情況、食物軟硬度將六大類食物分成七級,讓長輩選購更符合需求,避免吞嚥傷害,未來亦不排除強制標示在包裝食品上。分為「低濃稠的流動食」、「微濃稠的流動食」、「高濃稠的流動食」、「不需咬的細泥食」、「舌頭壓的碎軟食」、「牙齦咬的軟質食」、「容易咬的普通食」七個等級。有需求的高齡者,可參考所需要的食物質地種類,製備及選購產品。當食物的美味、安全與營養都兼顧,老年生活的品質會更好。